工大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之家 -> 工大人 -> 正文

合肥工大多位校友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日期:2025年05月16日阅读次数:

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会上,1670人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756人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根据不完全统计,8位合肥工大校友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位合肥工大校友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全国劳动模范、1979级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校友 郑玉平

郑玉平,博士,教授级高工,南瑞集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副院长)、总工程师、党委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士、理事,IEEE高级会员,“智能电网保护与运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电力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控制和经济运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电力系统自动化》和《Journa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and Clean Energy》编委会副主任。郑玉平是“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当代发明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江苏省劳动模范,国家电网公司科技人物(首届、唯一)、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科院院士(首届)等多项荣誉称号。

全国劳动模范、1984级无机化工专业校友 李立新

李立新,中国化学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他于合工大毕业后加入东华科技公司,开启了在化工领域的深耕之路。上世纪90年代,他勇挑重担,带领团队成功攻克三聚氰胺尾气处理难题,开创性地开发出“三聚氰胺尾气制尿素工艺技术”,推动行业绿色发展。曾荣获“安徽省劳动模范”“安徽省环保产业优秀企业家”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相继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中国工程咨询协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并助推东华科技公司斩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全国质量创新大赛最高奖等诸多荣誉。

undefined

全国劳动模范、1987级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校友 王渭

王渭,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他曾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安徽省高层次人才计划等人才项目,获评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安徽省“创新争优奖章”、国机集团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他聚焦行业技术前沿,深耕国家重大项目关键阀门设备国产化、流程工业控制阀技术开发等领域,在高性能特种控制阀研制、阀门失效防控及氢能阀门开发等方面取得系列重要成果,突破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有效解决多领域技术难题,为我国特种阀门行业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全国劳动模范、1993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校友 张国忠

张国忠,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裁,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正高级工程师。他于合工大毕业后加入奇瑞,以持之以恒的专注和执着深耕汽车行业。他坚持潜心钻研、务实笃行,在生产制造、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建设、质量管理、企业经营等领域精益求精,用实际行动诠释对汽车行业的无限热爱与忠诚。凭借卓越的业绩,他逐步成长为企业核心管理人才,亲历了企业从“小草房”创业到跻身世界500强的跨越。先后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二等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及“芜湖市优秀企业家”“芜湖市年度经济人物”“首届安徽省企业质量改进经典案例暨QC小组成果发表赛质量创新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多篇获得国家级奖项,先后获得专利11项。


全国劳动模范、铸造专业校友 施长坤

施长坤,安徽应流航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长期坚守科技创新第一线,先后解决了“两机”叶片、机匣等一系列“卡脖子”重大技术难题,成功突破了核电站核一级主泵泵壳关键铸件技术,打破了外国企业的长期垄断,实现重大装备核心部件自主可控,为我国航空航天、燃气轮机、核电装备自主可控作出了重大贡献。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牵头承担了国家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主持1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攻关项目,并担任项目总师、第一责任人。作为应流集团优秀员工的代表,展现出新时代劳动者的爱国心和创造力!


全国劳动模范、1998级交通土建工程专业校友 黄毅

黄毅,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建设分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核心技术买不来,必须攥在自己手里!”面对矩形盾构机的技术封锁,黄毅带领团队开启了挑战。从土木专业“跨界”机械领域,黄毅恶补2万多个零部件知识,带领团队开展15项专题研究、5项大型试验,攻克30余项技术难题。十年磨剑,6代更迭,如今的“阳明号”类矩形盾构机实现隧道空间利用率近100%,在修建地铁时为甬直降成本20亿元,而这项“国之重器”也抵达世界领先水平,让我国盾构技术从“跟跑者”成为“领跑者”。


全国劳动模范、1999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校友 周峰

周峰,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高压计量所党总支书记、副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带领团队攻关解决高电压高精度测量“卡脖子”难题,实现我国电力计量从标准输入到标准输出的使命跨越。不断迭代电力计量核心技术,主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技项目20余项,获批电力计量领域首个国家重点基金项目和首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建立以2套国家基准为核心的电力计量最高基标准体系,建成电力计量领域首个量子测量实验室。研发技术成果先后获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第23届中国专利金奖。曾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国网公司专业领军人才、中国电工技术青年科技奖、优秀青年能源科技工作者、中国电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等荣誉。


全国劳动模范、2007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校友 孙晓兰

孙晓兰,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党支部书记、五级职员、南区变电集控站站长,工程师、高级技师。从一名变电站普通值班员到全国劳动模范,孙晓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产业工人拼搏奉献、创新进取的精神风貌。她攻克电网设备红外测温人工依赖难题,建立标准化测温体系,使单次测温效率提升67.7%,缺陷发现率提高39.2%,成果获国家电网青年创新创意金奖。2018年带队完成9站扩建与21站检修任务。创建“海星文化”培育团队,通过“海星讲堂”孵化出7项省级以上创新成果和3项发明专利,培养大批青年技术骨干。


全国先进工作者、2000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校友 李皖光

李皖光,安徽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曾荣获第四届全国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质检组选手第一名,被评为全国粮食系统先进工作者,现任安徽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高级工程师。

建校80年来,合肥工大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工业报国”之志,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一大批校友成长为国家重要行业和重点企业骨干力量,形成了“千人一名领军人才”的人才培养“工大品牌”。希望广大师生以优秀校友为榜样,脚踏实地、奋发进取、拼搏奉献,用创造拥抱新时代,以奋斗铸就新辉煌。

联系电话:0551-62901074


学校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193号(230009)

邮 箱:xyh@hfut.edu.cn

版权所有©合肥工业大学发展联络处(校友总会办公室)